“六小龙冲击波”下,各地政府在谋划什么?

“六小龙冲击波”下,各地政府在谋划什么?

谢自 2025-02-25 科技报 18 次浏览 0个评论
“六小龙冲击波”下,各地政府在谋划什么?

海报设计 白浪

“感觉过了个年,就像换了个时代。”

龙年岁尾、蛇年之初,杭州6家主要涉及人工智能(AI)研究及其在多领域应用的新兴科技公司出圈海内外。DeepSeek(深度求索)大模型以低成本下的出色表现打破赛道壁垒,震撼全球同业;春节联欢晚会上,16个宇树科技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扭秧歌、转手绢,动作整齐;云深处公司的机械狗在新加坡“上岗”,巡检电力管廊……

从“计算”到“感知”再到“认知”,人工智能已发展为当今通用性最广、颠覆性最强的引领技术。去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,开展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培育未来产业。

“杭州六小龙”的火爆,让赛博空间的AI变得具体、切近,其中偏重基础研究的DeepSeek更接近技术底层,因此应用领域最为广泛,今年1月创下一周增加1亿用户的纪录。如此“巨流”,使各地对AI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,催动各级政府深入探寻“六小龙”这股“神秘力量”对地方创新发展的启示。

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观察到,“六小龙冲击波”之下,各地在发展理念上拥抱AI时代,以赢得战略主动,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在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中将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纳入;在产业导向上加力推进AI赋能各行各业,通过技术扩散、产业关联,加快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,宁波率先推出城市大模型能力中枢平台,吸纳全国的应用开发商、制造企业、科研院所等生态合作伙伴;在人才支撑上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,尤其注重集聚青年AI专才,苏州把“梦想家”与科学家、企业家并列,一同诚挚邀请,向顶尖人才提供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购房补贴。

集聚最大力量,打造AI产业高地

2月5日,经济总量已连续36年居各省份首位的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。省委书记黄坤明在讲话时公开点赞杭州“小龙”,强调要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,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:“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,深度求索(DeepSeek)以不怕虎的勇气、锐气撼动美国人工智能巨头,产生连锁效应,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央视春晚舞台,中国已经显示出引领时代浪潮的全新气象,广东更应该在百舸争流中奋力争先。”

两周后,黄坤明请来部分科学家、企业家,主持召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座谈会,提出广东将汇聚最优资源、集聚最大力量,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,构筑高成长、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。

据《南方日报》19日报道,他表示,广东将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纳入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,促进各项政策能出尽出、早出快出、应享尽享;聚焦攻克通用大模型等关键共性技术,支持创新主体联合攻关,更好地发挥党委、政府作为重大创新组织者的作用,面向世界加强协同创新,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、资源落户;部署一批产学研平台,推动产生更多“从0到1”的原始创新,加速“从1到10”“从10到100”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。

深圳优必选科技公司的熊猫机器人。视觉中国 资料图

“新春第一会”到此次座谈会之间,广东省省长王伟中用了4天时间,在深圳、广州专题调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要求深圳在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自动驾驶、低空经济、生物制造、量子科技等领域抢占制高点、致胜新赛道;广州发挥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功能,聚焦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领域攻坚突破,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、未来产业,推动产业体系向新图强。

在里工实业有限公司,他与企业自主研发的通用人形机器人握手交流,并接下机器人组装送上的“广东掂!”字样展示板。

据广西媒体报道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2月6日在自治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指出,杭州深度求索公司(DeepSeek)的一款人工智能模型火爆全球,这表明人工智能时代一切皆有可能,广西不能妄自菲薄、行动迟缓,要站在时代前沿去捕捉机会,加快推进“数字广西”建设,力争在新领域、新赛道迎头赶上。

2月中旬,广西玉林、桂林、防城港等市领导接连带队到深圳考察学习人工智能发展经验。据“玉林发布”,市委书记王琛一行观看多种机器人场景演示、听取企业介绍,感受到未来已来的紧迫感,“等不起”“坐不住”“紧跟上”成为共识。此前,玉林市一名副市长已赶往杭州、苏州开展人工智能产业招商引资工作,推进项目合作。

赋能千行百业,重组产业基因

“杭州六小龙”指数级放大了AI变革的能见度,从玉林到无锡,从沧州到宁波,“紧迫感”一词在各地党政主官口中频频出现。

2月13日,宁波市市长汤飞帆在高新区调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强调要切实增强紧迫感、责任感,牢牢把握发展机遇,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和产业培育生态,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。

1月,宁波已在全国率先推出城市大模型能力中枢平台。平台以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为基础,整合三大运营商及省外计23000P(算力单位,指每秒执行千万亿次浮点运算)的算力,各类大模型、软件开发工具以及政策、资金、人才等要素,吸引全国的AI应用开发商、制造企业、科研院所等各取所需,已吸纳50多个生态合作伙伴。

“算力成本过高、算力机构对接难是企业开发产品最主要的痛点,平台整合西部地区的高性价比算力,帮助企业搬走算力对接不畅的‘拦路虎’,降低开发成本。”《宁波晚报》报道称。

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。“宁波晚报”图

人工智能革命释放脑力、智力,可以渗透、赋能万物。在传统产业领域,AI技术优化工艺流程、改善加工方式,在实现智能制造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;新兴产业方面,AI技术创造了大量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,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;生成式人工智能还通过深度分析数据缩短研发周期,极大地提升效率。

苏州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二,AI应用场景丰富。去年,该市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2300多亿元,形成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到行业龙头的梯度体系,“智慧芽”针对知识产权场景,为企业在生成式AI时代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支持;“魔门塔”是国内获车企量产订单最多的智驾企业,已通过境外上市备案;“追觅科技”全球首创的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可自由伸缩和转动,具备夹取、整理物品的能力。

“苏州人工智能产业表面不显山不露水,实则藏龙卧虎,‘AI之花’主要开在产业链关键环节,由于不面向消费者,反而类似‘扫地僧’。”《苏州日报》的报道说。

2月14日,苏州发布《高水平建设“人工智能+”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》,共14条。对于应用场景拓展,《若干措施》从大模型创新应用、场景赋能开放、创新产品推广三个方面予以支持,加大对国家重大工程和应用场景布局的支持力度,对牵头申报主体、联合申报主体、合作申报主体分别奖励最高1亿元、2000万元、500万元。对引进培育参数量超千亿的通用大模型,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支持。

广汽埃安长沙焊接车间充分利用“灯塔工厂”智能化技术。“湖南发布” 图

湖南省工业门类齐全,正在实施“智赋万企”行动(2023~2025年)。为深入分析DeepSeek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挑战,省工信厅17日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,探讨DeepSeek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,提出聚焦大模型算法优化、智能算力架构以及智能芯片、智能传感等开展技术攻关,推动AI融合产品迭代,打造有核心竞争力的智能产品矩阵;围绕“4×4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以DeepSeek等通用大模型为基座,在智能制造、“文化+科技”等湖南特色产业领域培育一批行业级大模型,打造典型应用场景,构建“通用大模型-行业子模型-场景微应用”体系。

诚邀科学家、企业家,还有梦想家

处于产业前沿领域的“杭州六小龙”都由年轻科技人才创办,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今年刚届不惑,员工平均年龄28岁,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是“90后”。

在产业前沿的“无人区”,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,但卓越的青年一次次展现了他们没有止境的热忱和无所拘束的才华。各地集成引进、培养、激励、服务等方面举措,吸引AI专才前来成就梦想,以人才“智高点”抢占产业制高点。

2月中旬在深圳、广州调研时,广东省省长王伟中要求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,培育引进更多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科学家,落实省“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”,为人尽其才提供广阔舞台。

人工智能是青岛的先导产业之一,市长任刚在18日的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,要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,完善住房、教育等服务体系,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。

据《拂晓报》,安徽宿州市日前召开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专题会,市长王启荣要求深入实施“人才归宿”行动,推进相关院校与产业需要、企业需求对接,集聚三大产业的高层次人才。

苏州提出高水平建设“人工智能+”创新发展试验区,推出“AI人才9条”。“苏州发布” 图

14日,苏州召开“人工智能+”创新发展推进大会,市长吴庆文在致辞时邀请更多科学家、企业家、梦想家选择苏州,推动头部企业、优质项目、高端人才落地,携手建设“百模千景万算”的“人工智能+”城市。 

苏州是“六小龙”老家杭州的近邻,两市同处“GDP2万亿阵营”。“发力AI,苏州着急了!”公众号“凤凰网江苏”的一篇文章评论说。  

当天,苏州发布“AI人才9条”。对顶尖人才予以“顶格支持”,引进、培养处于科技前沿和国际一流水平,掌握核心技术,能带来重大影响、突破的海内外人才,最高给予1亿元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购房补贴,定制化支持算力、团队配置和实验设备场地。对领军人才,在“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”中设“AI专项”,最高给予500万元项目资助、200万元购房补贴,年工资薪金在1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高端人才,无需评审直接认定。

作为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原住民,青年,特别是“90后”对AI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理解有天然优势。针对青年人才,苏州在“重点紧缺人才计划”中设AI专项,最高给予30万元薪酬补贴,对AI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、重点高校全日制硕士和本科生给予购房或租房补贴,对其中连续工作满1年的优秀应届博士、硕士毕业生再分别给予10万元、3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,本文标题:《“六小龙冲击波”下,各地政府在谋划什么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